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寒熱門五臟寒】
五臟寒:
五臟寒方:肝寒,雙和湯。
心寒,定志丸、菖蒲丸。
脾寒,益黃散。
肺寒,小青龍湯。
腎寒,八味丸。
通治大寒,四逆湯、大已寒丸、沉香桂附丸。
王太仆云:小寒之氣,溫以和之。
大寒之氣,熱以取之。
甚寒之氣,則下奪之。
奪之不已,則逆折之。
折之不盡,則求其屬以衰之。
東垣云:治寒以熱,涼而行之有三,北方之人,為大寒所傷,其足脛脹,乃寒勝則浮,理之然也。
若火灸湯浴,必脫毛見骨,須先以新汲水浴之,則時見完復矣。
更有大寒凍其面或耳,若近火湯,必脫皮成瘡,須先於涼房處浴之,少時以溫手熨烙,必能完復。
此涼而行之,除其大寒之理一也。
大寒之氣,必令母實,乃地道左遷入肺,逆行於天,以涼藥投之,使天道右遷而順天令,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。
況大寒在外,其大熱伏於地下者,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。
熱伏於中,元氣必傷,在人之身乃胃也,以涼藥和之,則元氣充盛而不傷三也。
引用http://jicheng.sabi.tw/jcw/book/%E8%AD%89%E6%B2%BB%E6%BA%96%E7%B9%A9/%E9%9B%9C%E7%97%85/2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