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厚朴麻黃湯方 澤漆湯方147】
厚朴麻黃湯方:
厚朴 五兩 麻黃 四兩 石膏 如雞子大 杏仁 半升 半夏 半升 乾薑 二兩 細辛 二兩 小麥 一升 五味子 半升
上九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小麥熟,去滓,內諸藥,煮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澤漆湯方:
半夏 半升 紫參 五兩,一作紫苑。
澤漆 三升,以東流水五斗煮,取一斗五升。
生薑 五兩 白前 五兩 甘草 黃芩人參 桂枝 各三兩 上九味,□咀,內澤漆汁中,煮取五升,溫服五合,至夜盡。
〔集解〕:
李彣曰:欬者,水寒射肺也。
脈浮者,停水而又挾風以鼓之也。
麻黃去風散肺逆,與半夏、細辛、乾薑、五味子、石膏同用,即前小青龍加石膏,為解表行水之劑也。
然土能制水,而地道壅塞,則水亦不行,故用厚朴疏敦阜之土,使脾氣健運,而水自下泄矣。
杏仁下氣去逆。
小麥入心經,能通火氣,以火能生土,助脾而共成決水之功也。
又云:脈沉為水,以澤漆為君者,因其功專於消痰行水也。
水性陰寒,桂枝行陽氣以導之。
然所以停水者,以脾土衰不能制水,肺氣逆不能通調水道,故用人參、紫參、白前、甘草補脾順肺,同為制水利水之方也。
黃芩苦以泄之。
半夏、生薑辛以散之也。
沈明宗曰:詳《金匱》欬嗽病,本於肺則一,大綱有三:一者,熱刑肺金,氣弱不振,欬而唾沫為肺痿;二者,風傷衛分,則病欬、上氣喘為肺脹。
三者,邪傳榮血,凝而不行為肺癰。
然肺脹之中,又分風、寒、表、裏、飲多風少、風多飲少之治。
故氣喘而躁,脈浮者,為心下有水,欲作風水,當以小青龍兩解表裏,加石膏以清風熱。
目如脫狀,乃風寒多而飲少,以越婢驅風加半夏而下痰逆。
風寒外束,火熱內鬱,喉中水雞聲者,射干麻黃湯,宣通表裏之邪。
風熱壅逆,津液不佈,化而為涎,時時唾濁,但坐不得眠者,皂莢丸以驅風鬱之涎。
若欬而脈浮,邪居肺氣,以厚朴麻黃湯,俾從表解。
欬而脈沉,邪入於榮,將成肺廱,以澤漆而破壅結。
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,是無外邪,治當麥門冬湯,清潤滋降。
若見浮腫肩息,脈浮大而下利,真氣上浮下脫,則為不治。
以上皆外邪兼內飲合病,微細之辨,臨證又當合《內經》五藏六府,互相傳乘之欬而辨之,則盡善矣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