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標題:
【景岳全書-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中興論又十九】
[打印本頁]
作者:
我本善良
時間:
2012-9-2 19:10
標題:
【景岳全書-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中興論又十九】
【
景岳全書-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中興論又十九
】
試觀天地之道,有盈有虛,有消有長,是以日中則昃,月盈則蝕,此即天運之循環,而天亦不能違者,故有先天之說也。
先天有定數,君子知命,固當聽乎天也。
若後天之道,則參贊有權,人力居多矣。
何以見之?
第就國家之否泰,可證人身之壽夭。
雖曰天步多艱,無成不敗,然如商周漢晉唐宋相傳,國運皆有中興,人道豈無再振?
消長一理,小大皆然。
嘗聞之康節先生云:一萬里區宇,四千年興亡,五百主肇位,七十國開疆,則此中人事不為不多也,而何以興復僅見止此數代,是亦由知道者少,而不知道者之多耳。
彼知道者,既以得人,又以得天,得人即所以得天也。
不知道者,既不知本,又不知末,既以失之,而終不知其所以失也。
至若身命之謀,則舉世之人孰不愛命,而每多耽誤者,其不知道者亦猶是耳。
欲明其道,可無言乎。
然言而無證,則人多不信,故借此國運之徵,用效遒人之鐸。
試論國家之衰也,或以人心之離,或以財用之匱,或以兵戈之殘傷,或以優柔之曠廢。
而人之亨否,無非一理。
夫在國曰人心,在人曰神志,故曰事其神者神去之,休其神者神居之。
知生氣之主在乎心,此元神之不可不養也。
又在國曰財用,在人曰血氣。
氣為陽,陽主神也;血為陰,陰主形也。
血氣若衰,則形神俱敗,此營衛之毫釐當惜也。
又在國曰兵戈,在人曰剋伐。
夫兵者,凶器也;剋伐者,危事也。
未有日加剝削而不致殘傷元氣者,此消耗之不可不慎也。
又在國曰優柔,在人曰疑貳。
今日云姑且,明日云將就,豈不僉云穩當,然致坐失機宜,變生倏忽,又焉知耽擱之大害,此當機之不可不斷也。
凡此數者,姑亦言其大約。
至若人之大數,則猶有先天後天之體用,而興亡之應變,則來培來覆,亦莫匪人之自為耳。
何謂先天?
如《內經》曰:人生十歲,血氣始通,其氣在下,故好走。
二十,氣血方盛,肌肉方長,故好趨。
三十,五臟大定,血脈盛滿,故好步。
四十,臟腑經脈其盛已定,腠理始疏,故好坐。
五十,肝氣衰,故目不明。
六十,心氣衰,故好臥。
七十,脾氣衰。
八十,肺氣虛,故言善誤。
九十,腎氣竭。
百歲,五臟六腑皆虛,神氣皆去,故形骸獨居而終矣。
此即先天之常度,是即所謂天年也。
天畀之常,人人有之,其奈今時之人,自有知覺以來,恃其少壯,何所不為,人生之常度有限,而情欲無窮,精氣之生息有限,而耗損無窮,因致戕此先天而得全我之常度者,百中果見其幾?
殘損有因,惟人自作,是即所謂後天也。
然而所喪由人,而挽回之道,有不仍由人者乎?
且此非逆天以強求,亦不過復吾之固有。
得之則國運人運,皆可中興,不有明哲,誠難語此;失之則落花流水,逝而罔覺,一衰即已,良可寒心,所以《易》重來復,正為此也。
然求復之道,其道何居?
蓋在天在人,總在元氣,但使元氣無傷,何虞衰敗?
元氣既損,貴在復之而已。
常見今人之病,亦惟元氣有傷,而後邪氣得以犯之,故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
此客主相持之理,從可知矣。
凡虛邪之辨,如情志之消索,神主於心也。
治節之不行,氣主於肺也。
筋力之疲困,血主於肝也。
精髓之耗減,骨主於腎也。
四肢之軟弱,肌肉主於脾也。
損其一淺,猶膚腠也;損其二深,猶經絡也;損其三四,則連及臟腑矣。
當其微也,使不知徙薪牖戶,則將為江河,將尋斧柯,恐無及於事矣。
故人於中年左右,當大為修理一番,則再振根基,尚餘強半。
敢云心得,歷驗已多,是固然矣。然而修理之說,亦豈易言?
修國家,良臣不易;修身命,良醫亦難。
第觀從古至今,數千年來,凡得醫之全量者為誰?
而今則曰:此醫也,彼亦醫也,又何良醫之多也?
醫難言矣,其毋為良醫之所惑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