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景岳全書-卷之四道集脈神章上《內經》脈義胃氣七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我本善良    時間: 2012-9-2 19:16
標題: 【景岳全書-卷之四道集脈神章上《內經》脈義胃氣七】

景岳全書-卷之四道集脈神章上《內經》脈義胃氣七


●又胃氣解見後章玉機真藏論曰: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,命曰易治。

終始篇曰:邪氣來也緊而疾,穀氣來也徐而和。

●平人氣象論曰:平人之常氣稟於胃,胃者平人之常氣也。

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

春胃微弦曰平,弦多胃少曰肝病,但弦無胃曰死;胃而有毛曰秋病,毛甚曰今病,臟真散於肝,肝藏筋膜之氣也。

夏胃微鉤曰平,鉤多胃少曰心病,但鉤無胃曰死;胃而有石曰冬病,石甚曰今病,臟真通於心,心藏血脈之氣也。

長夏胃微軟弱曰平,弱多胃少曰脾病,但代無胃曰死;軟弱有石曰冬病,弱甚曰今病,臟真濡於脾,脾藏肌肉之氣也。

秋胃微毛日平,毛多胃少曰肺病,但毛無胃曰死;毛而有弦曰春病,弦甚曰今病,臟真高於肺,以行營衛陰陽也。

冬胃微石曰平,石多胃少曰腎病,但石無胃曰死;石而有鉤曰夏病,鉤甚曰今病,臟真下於腎,腎藏骨髓之氣也。

胃之大絡,名曰虛里,貫膈絡肺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,脈宗氣也。

盛喘數絕者,則病在中;結而橫,有積矣;絕不至曰死。

乳之下,其動應衣,宗氣泄也。

●詳代脈之義,本以更代為言,如宣明五氣篇曰:脾脈代者,謂胃氣隨時而更,此四時之代也。

根結篇曰: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謂五臟受氣之盛衰,此至數之代也。

本篇曰:但代無胃曰死者,謂代無真臟不死也

由此觀之,則凡見忽大忽小,乍遲乍數,倏而更變不常者,均謂之化。

自王叔和云:代脈來數中止,不能自還,脈代者死。

自後以此相傳,遂失代之真義。

平人氣象論曰:人以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。

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

所謂脈不得胃氣者,肝不弦,腎不石也。

●凡肝脈但弦,腎脈但石,名為真臟者,以其無胃氣也。

若肝當弦而不弦,腎當石而不石,總由穀氣不至,亦以其無胃氣也。

此舉肝腎而言,則五臟皆然。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