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華百科全書●軍事●民防】
一、民防的定義「民防為民力自衛,在非常時期維護政府功能,及支援軍事行動,以保障民間安全之組織與作為。」
此處所謂「非常時期」,並不限於戰爭狀態,對敵武力侵略的抗拒;
而是包括對大自然災害和無法預知的人為災禍的迅速反應。
二、民防使命(一)自衛自保-保身、保家、保產、保鄉。
(二)支援行政-維護政府功能。
(三)支援軍事-戰鬥及勤務支援,自力作戰。
三、民防的重要性由於現代戰爭型態,已臻於總體性。
而其作戰方式又其有機動、毀滅、奇襲,與無限等多種性質。
遂使戰爭範圍,不僅是軍事上的直接衝突;
而更擴及政治、經濟、心理,及社會等全民全面之廣泛領域。
因之,現代戰爭與民防之關係,日益密切。
再以現代國防之新觀念言之,國家安全係奠基於軍事與民間兩大防衛體系,二者缺一不可。
民防不立,則軍防無成,軍防無成,則國防不固,國防不固,則國家安全不保。
故日:「民防為國防之基礎。」
其良窳與否,不但直接影響國家之安全,更攸關戰爭之成敗,與國家之存亡,其重要性可知也。
(孫紹蔚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1093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