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華百科全書●醫學●四氣五味】
是說一年四季,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,是有規律的,人在自然環境中,要適應四時變化,方能健康。
因為人與外在環境是一體,能夠適應,體內外始能平衡,亦具調攝養生目的,這就是要秋冬養陰,春夏養陽,是重要目的。
四時正常,人就不會生病,四時之氣互有偏勝,就會傷害人的身體。
春傷風邪為外感,夏傷暑為暑病,秋傷濕侵肺為嗽,冬傷寒春必病溫,所以「陽密則固」,使能抗拒外邪。
五味者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也,也是人體資生依賴。
鹹味入腎,甘味入脾,若入心,辛入肺;
酸過則傷脾,鹹過傷骨及肌,苦過傷心,辛過則傷肝,耗喪精神。
人能把握五味調和適當,而不失之太過,身體得到充分營養、氣血,筋骨都正常健壯,延年益壽矣。
(陸鶴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1910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