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文●后厝龍鳳宮】
位於苗栗縣竹南鎮的「龍鳳宮」,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,當地稱為「後厝仔媽祖」。
相傳明永曆年間,鄭成功據台後,設天興與萬年二縣,並將部隊分南、北兩路開闢屯墾,欲將台灣建設成反清復明的基地。
而一位武藝高強將軍左先鋒楊祖(另有一說為輔義將軍倪總趕),便率兵在竹南海濱一帶建立村庄,並奉請湄洲媽祖神像,興建小祠,軍民奉祀。
清乾隆二十年(西元1755年),先民將原海濱小祠香火與神像移入後厝仔、山寮交界一帶(今龍鳳里)興建廟宇。
道光初年,泉漳各自開墾,祭祀漸分內外,於是地方信民尊後厝仔媽祖為外媽,中港媽祖(中港慈裕宮)為內媽。
迨至道光十六年(一八三六年)地方士紳倡議在現址建廟,歷經多次修建迄今。
龍鳳宮歷史悠久,殿內古匾古物極多,皆是百年的古匾,另有清道光十六年石製香爐與大明宣德年製之古銅香爐。
而廟內有一口名為「龍泉井」的古井,相傳泉水能治癒惡疾,因此聲名遠播。
但該廟最大的特色,為宮後有一座由玻璃纖維及水泥,於民國七十年所塑造的媽祖大神像,高度約一三六台尺,是目前台灣最高之聖母神像。
引用: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23233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