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脈法第二】
脈浮而大,浮為風虛,大為氣強,風氣相搏,必成癮(趙本作「隱」) ,身體為癢。
癢者名泄風,久久為痂癩。
痂癩者,眉少、發稀,身有乾瘡而醒臭。
(趙本注:身有乾瘡而腥臭也)《內經》曰:脈風成厲。
(醫統本作「成為癘」)
寸口脈弱而遲,弱者衛氣微,遲者榮中寒。
榮為血,血寒則發熱;
衛為氣,氣微者,心內飢,飢而虛滿不能食也。
衛為陽,榮為陰。
弱者,衛氣微,陽氣不足也;
遲者,榮中寒,經中客邪也,榮客寒邪,搏而發熱也。
陽氣內微,心內雖飢,飢而虛滿不能食也。
趺陽脈大而緊者,當即下利,為難治。
大為虛,緊為寒。
胃中虛寒,當即下利,下利脈當微小,反緊者邪勝也,故云難治。
經曰:下利脈大者,為未止。
寸口脈弱而緩,弱者陽氣不足,緩者胃氣有餘。
噫而吞酸,食卒不下,氣填於膈上(趙本注:「一作下」)也。
引用: http://jicheng.tw/jcw/book/%E8%A ... F%92%E8%AB%96/index
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307179&pid=396898&fromuid=77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ww2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