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元】ㄙㄢ ㄩㄢˊ
1、即三才。參見三才條1。
〈樂府詩集・鄭餘慶・唐享太廟樂章〉⌊三元告命,四極駿奔。⌉
2、指正月初一。因這一天爲年、月、日的開端,故稱三元。
〈初學記・歲時部・元日〉⌊正月一日爲三元,謂歲之元、月之元、日之元也⌉。
3、舊俗正月十五日爲上元,七月十五日爲中元,十月十五日爲下元,合稱三元。
〈盧拱・中原日觀法事詩〉⌊四孟逢秋序,三元得氣中。⌉
4、古代科舉考試中,鄕試、會試、殿試的第一名稱爲解元、會元、狀元,合稱三元。
‘明’時以廷試的前三名爲三元。
‘清’時以鄕試、會試、廷試之第一名爲三元。
5、術數家以六十年爲一甲子,第一甲子爲上元,第二甲子爲中元,第三甲子爲下元,合稱三元。
〈晉書・前秦載記・苻堅下〉⌊天地一變,盡三元而止。⌉
6、道家語。指天、地、水。也稱三官。
〈晉書・潘尼傳〉⌊三元迭運,五德代微,黃精旣亢,素靈乃暉。⌉
7、(ternary form)數學名詞。變數個數爲三者,不論函數或方程式,均稱爲三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