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盜】ㄙㄢ ㄉㄠˋ
1、三種亂國之盜。
〈穀梁傳・哀四年〉⌊“春秋”有三盜:微殺大夫謂之盜;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;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。⌉
2、道家對天地、萬物、人之間依存關係的一種認識。
意指萬物從大自然中取得補養,萬物與人又互相補取。
〈陰符經・中〉 ⌊天地,萬物之盜;萬物,人之盜;人,萬物之盜也。三盜旣宜,三才旣安。⌉
3、耕作的三害:土瘦、苗弱、草雜。
〈呂氏春秋・辨士〉⌊夫四序參發,大甽小畝,爲靑魚胠,苗若直獵,地竊之也;旣種而無行,耕而不長,則苗相竊也;弗除則蕪,除之則虚,則草竊之也。故去此三盜者,而後粟可多也。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