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關】ㄙㄢ ㄍㄨㄢ
1、指耳、目、口。見“淮南子・主術訓”。
2、關隘名。說法不一:
(1)‘平靖關’、‘武陽關’、‘黃峴關’稱‘義陽’三關。
(2)指‘上黨關’、‘壺口關’、‘石陘關’。都在今‘山西省’東南部。
(3) ‘蜀’有‘陽平關’、‘江關’、‘白水關’。
(4)‘後周’以 ‘益津’、‘瓦橋’、‘草橋’爲三關,都在今‘河北省’。關北屬‘遼’,關南屬中國。
(5)‘明’時以‘居庸’、‘倒馬’、‘紫荆’爲三關,舊稱内三關。
(6) ‘山西’的三關爲‘雁門’、‘寧武’、‘偏頭’,舊稱外三關。
3、佛家語。三處之玄關,喻三種法門。如‘黄龍三關’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