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科九旨】ㄙㄢ ㄎㄜ ㄐㄧㄡˇ ㄓˇ
“公羊”學家謂“春秋”書法有三科九旨之說。
說法有二:一、‘何休’說:三科九旨者,新 ‘周’故‘宋’,以“春秋”當新王,此一科三旨也。
又說:所見異辭,所聞異辭,所傳聞異辭,二科六旨也。
又說:内其國而外諸夏,内諸夏而外夷狄,是三科九旨也。
卽在三段中包含著九種意思。
二、以張三世、存三統、異外内爲三科,以時、月、日、王、天王、天子、譏、貶、絕爲九旨。
三世指‘夏’、‘商’、‘周’,‘夏’ 人統,‘殷’爲地統,‘周’爲天統。
時、月、日指記事的詳略;王、天王、天子指稱謂的遠近親疏;譏、眨、絕指書法的輕重。
見“公羊傳・隱公第一・疏”。